近期,有消费者以短视频形式投诉广州白云区一家亚朵酒店,称其服务及问题处置存在明显缺陷。起因是该消费者入住时发现花洒内有数根头发。据视频显示,在查看花洒后,酒店工作人员虽承认是酒店的问题,但表示不清楚头发是如何出现的,无法给出合理解释。
随后,工作人员给消费者安排了一间套房并重新检查。可消费者在入住后发现花洒里同样出现有头发的情况。消费者称,亚朵酒店在整件事的处理中,都以消极、拖延的方式来应对,在沟通过程中频繁更换负责人、使用套话拖延,直至“耗到消费者放弃维权”。
该事件在全网发酵后迅速登上热搜,据智慧星光舆情监测系统显示,与亚朵酒店相关的负面新闻一经发布便引发全网热烈讨论,多数网友猜测是亚朵酒店为省水费而使用循环水。目前,该负面舆情已在微博、抖音、小红书等热门自媒体平台广泛传播,突破近五千万的浏览量。
在舆情爆发期间,已有多家媒体先后报道了相关新闻。
截至发稿前,亚朵酒店仍未提供相关水质检测证明。在这期间,有不少网友表示在亚朵酒店遇到过同样的情况。多数网友对于亚朵酒店不正面回应、不主动作为的行为表示强烈不满。
舆情处置的不当之处
作为一家以 “人文体验” 为核心定位的中高端酒店品牌,卫生管理是亚朵构建消费信任的重要基石。此次花洒出现头发的负面舆情事件,暴露出亚朵品牌在舆情应对中的系统性缺陷,不仅直接损伤了消费者对亚朵品牌的信任,更动摇了亚朵酒店在大众心中 “品质生活服务商” 的形象认知。通过梳理事件发展脉络与处置细节,可总结出亚朵酒店在以下方面存在问题:
1危机响应机制失灵,错失舆情黄金处置期
事件曝光后,亚朵未在 24 小时内通过官方渠道发布正式声明,导致 “花洒有头发”“酒店强塞现金删视频” 等话题在抖音、微博等平台形成病毒式传播。此外,在负面舆情发酵后,亚朵品牌未能通过透明化整改、第三方检测公示或高层道歉等方式重建消费者信任:一方面既未主动向公众披露事件进展,另一方面,也未对 “循环水安全” 等核心质疑作出专业解释。这种 “鸵鸟式” 的被动应对策略,不仅放大了消费者对卫生隐患的恐慌,更引发 “店大欺客” 的舆论声浪,加剧了公众不满,导致部分消费者明确表示“不再选择亚朵”。
2责任认定模糊,沟通与处置欠缺诚意
在与消费者的沟通中,亚朵呈现出 “双重矛盾”。首先是整改承诺与实际执行脱节:酒店工作人员曾承诺 “里三层外三层打扫”,但次日退房时花洒仍残留白色污垢,暴露出清洁流程与品牌口头承诺的形式化。
此外,消费者明确要求 “头发化验 + 全身检查 + 退一赔三”,酒店却反复以 “现金赔偿 + 视频下架” 作为解决方案,忽视消费者对健康风险的深层担忧。这种做法,与品牌一贯倡导的 “用户第一” 价值观严重背离。
3舆情应对策略偏离公众期待
从公开信息看,亚朵始终未对 “花洒管道清洁周期”“循环水系统维护标准” 等核心问题作出说明,负面舆情事件的处理全程依赖线下协商,未能有效利用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信息披露,导致 “现金删帖”“威胁消费者” 等谣言占据舆论主导权。另外,涉事经理在视频中全程未使用 “致歉”“反思” 等情感化表述,机械重复 “按流程处理”,与亚朵 “人文关怀” 的品牌调性形成强烈反差。在舆情事件后期,亚朵既未公布卫生管理整改方案,也未邀请第三方机构进行清洁检测。这种 “个案解决、整体沉默” 的处理方式,与《旅游饭店星级的划分与评定》中 “重大卫生事件后需公开整改报告” 的要求相悖,难以重建消费者对品牌卫生管理的长期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