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明显行情并不像路上的货车、工厂的织机一般好转了,真正的需求还未完全恢复。
据一家染厂负责人介绍,2月中旬前,厂里的坯布进仓数量每天都可以达到100万米左右,但是2月下旬开始进仓量已经大幅减少,少了40万米每日。不过现在厂里总的还有800万米的坯布没有做完,一天一夜的产量只能消耗50万米,所以即使进仓数量减少,目前交期还是很挤。
2月初,印染厂的确非常火爆,各大厂家都在不停接受坯布进仓。据了解,这部分订单主要是年前就开始洽谈或者下达的,只是由于春节放假,并没有进仓。年后真正洽谈和新下达的数量实际不多,因此染厂的坯布进仓数量才会出现下降。
数据显示,中国一季度对外贸易的订单中传统对外贸易产品下降超过了50%,整体行业趋于低迷状态。国内外贸出口出现的颓势,老美作为重要角色,也产生更直接的影响。据悉,2022年12月底,美制造业订单同比减少40%之多。
订单的减少,或许是需求变少了,也可能是订单被抢走了。外贸订单流向深受供需两端成本变化的影响,在相同生产效率及质量的前提下,成本越低廉,资本就会越青睐。
疫情刚刚平息,供需双方都在勒紧扣腰带过日子,这种倾向会迅速反应在整体外贸市场。从趋势上看,目前全球很多中低端产业链正在加速向印度、越南、印尼等国家转移,且各国在高端产业链的竞争也日趋白热化。
过去我国生产的商品大多出口到需求相对旺盛的欧美国家,不过自从国际事件加剧后,欧美各国都开始聚焦制造业回流,把生产线搬回国内。部分国家更是有意与我国经济“脱钩断链”。去年墨西哥成为美国第三大贸易伙伴,就是因为许多中国工厂被迫在墨西哥设厂,也是一方面原因。
目前全球产业链格局呈现出中低端行业“全面绞杀”,高端行业“群雄逐鹿”的现状,要想拿到生产订单,要么在成本让利或产品质量上下功夫,要么就在技术上独一无二。
无论从全球经济形势,还是人民币汇率来看,全球需求回落是大趋势,当下国际贸易环境处于最残酷阶段,但相信未来形式会有好转。也许就在3月份、6月份或下半年......
拯救外贸刻不容缓,希望企业熬过这个寒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