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之后的纺织行情超出了一部分节前看空的人预期,简直可以用“喜大普奔、奔走相告”来形容这次镀了金的“银十”
眼看着PC可能涨回来了、PP PE PET苦难聚酯“三兄弟”飘红了、PA也有盼头了的时候…
各纺化大省的疫情好巧不巧的又严重了!
随着国庆假期结束,国内新一波疫情再次多点开花。10月7日0—24时,国内新增本土病例447例,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广东、四川等塑化大省接连“中招”,多地发布全域静默管理通告!
国内多地确诊,国外仍旧危机重重,据美国消费者新闻与商业频道(CNBC)10月7日报道,美国传染病专家安东尼·福奇警告说“美国很可能会出现另一种新变种,它会逃逸人体免疫力。”
这无疑是给全球疫情的愁又加了一把“火”!
另外被添了一把“火”的是化纺市场行情。
俄罗斯对欧洲断气20天后,一大批企业也在月底支付了账单。面对如此高昂的能源价格和产品价格,无数工厂只能选择关停、停产。
昨日,《华尔街日报》报道称,巴斯夫第二季度能源成本同比猛增8亿欧元达到11亿欧元,增幅达266%(贵到用不起了)。但巴斯夫公司首席财务和首席数字官指出巴斯夫目前正削减营销预算,但公司还没有开始裁员。
大企业都专注于“求生了”,中小型企业更不用说,许多企业苦于高昂的能源价格只能不停减产裁员,有的企业甚至已经破产,不得不说,欧洲许多国家正在经历企业破产潮。
像巴斯夫的氨已停产,德国最大的卫生纸制造商之一Hakle已申请破产,像老牌汽车零部件供应商Bgra称,如果德国的能源价格依旧居高不下,它将跑路。
除德国外,欧洲其他国家,像英国、意大利、荷兰等国家也正面临一场企业破产潮。
与此同时欧洲工业也必将大幅减产,当前欧洲产能占比较高的品种有维生素、蛋氨酸、PVP、MDI、TDI、间甲酚等,若欧洲能源危机一直持续,后续这些原料也将面临供应问题。
自2020年疫情出现以来,我国很多城市或地区都经历了封闭管控的状态,许多行业均深受影响,不同程度遭受亏损的状态。相关数据显示,国庆全国铁路发送旅客数已经从过去的1.2亿人次,下降到6850万人次,下滑十分明显。
而在这一封闭政策之下,最先受到影响和波及的就是各城市的实体店铺。
除此以外,经济环境不确定因素增多,国民都要仔细盘算自己手中的钱款花费,合理规划钱款也成为了每个人的必须考虑的事。存钱的越来越多,更多的是购买生活必需品,额外的开销越来越少,而经营者一边需要支出房租、电费等,另一边就要面临收入减少,不得不面临关门倒闭的境况。
此外,数据表示,2021年国民电商平台网络购物金额高达13.1万亿元人民币,对比之前的数字金额涨幅了14%的比例。由此可见,足不出户的电商平台网络购物已经成为了国民的首要选择。
除去以上原因,还有一个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就是各行业商品原料价格的飞速涨。今年以来,油价走高,原料、运输等成本增加,客户消费力下滑,库存积压,很多实体店老板都说,下半年不亏本就好了。
箱包是我国的传统出口商品,随着海外旅游市场恢复,今年箱包出口也迎来了反弹式增长。
据央视记者黄晓丽报道,浙江省平湖市的一家箱包生产企业,今年以来企业的订单呈现爆发式增长,箱包生产线现在已经是满负荷运转,即便这样企业的订单依然排到了明年四月。
浙江某箱包有限公司的箱包订单和去年同期相比,大概增加了30%-40%的量。疫情以后明显变化就是中档产品需求减少了,高端和低端的更多了。箱包在生产出来之后,经过包装会被运送到企业仓库,装上集装箱,眼下的一批货就是发往德国的行李箱。据了解,一个集装箱可以装500多个大型的行李箱。公司销售人员表示,从5月到现在,每天有10-15个集装箱的出口,比去年增长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