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棉纱与坯布市场动态分析(2025 年 4 月下旬)

发布时间:2025-05-06 10:43:48 浏览次数:71

一、棉花市场:期现价格分化,进口成本略有波动

(一)国内期货与现货走势

4 月 22 日,郑棉主力合约收盘价为 12795 元 / 吨,较前一日下跌 110 元,市场呈现短期回调趋势;但国内 3128 棉现货均价(B 指数)为 14218 元 / 吨,微涨 8 元 / 吨,显示现货需求仍保持相对稳定。两者基差(现货 - 期货)收窄至 1351 元 / 吨(计算方式:14218-12795),反映出期货跌幅大于现货,市场对远期价格预期偏谨慎。

(二)国际市场与进口成本

同日,ICE 期棉主力合约反弹至 67.26 美分 / 磅,涨幅 0.57%,国际市场情绪有所回暖。主港进口棉到港均价(M 指数)为 75.14 美分 / 磅,较前一日下跌 0.3 美分 / 磅,折算成人民币成本后,1% 关税进口成本(不含港杂费)为 13075 元 / 吨,滑准税进口成本为 13943 元 / 吨,进口棉价格优势仍不明显,国内纺企对进口棉采购维持按需补库节奏。

二、棉纱市场:需求疲软压制价格,利润空间持续收缩

(一)价格走势与市场交投

4 月 22 日,棉纱期货价格随郑棉回调而回落,现货价格同步小幅下跌,部分纺企为促进成交,主动下调报价 50-100 元 / 吨。以纯棉 32S 为例,市场主流报价已接近 20490 元 / 吨(结合第二篇文档数据),较前一日下跌 10 元 / 吨,需求端疲软特征显著。

(二)供需矛盾与利润压力

下游织布厂及服装企业订单量同比减少约 20%,新增订单不足导致纺企库存周转周期延长至 45 天以上(行业正常水平约 30 天)。纺纱利润被原料成本高企与成品降价双重挤压,吨纱利润已压缩至 200-300 元(较去年同期减少 50%),部分中小型纺企被迫减产或停机观望。

(三)市场预期

业内人士指出,棉纱行情短期内难有明显好转,一方面受棉花期货波动影响,另一方面终端消费复苏不及预期,市场普遍等待 “五一” 后订单能否出现季节性回升。

三、坯布市场:库存高企叠加观望,价格竞争白热化

(一)订单与库存困境

当前坯布企业新接订单量同比下降 30%,尤其是出口订单萎缩明显,企业库存水平攀升至 60 天以上(正常水平约 30-40 天)。以纯棉坯布为例,32S32S 13070 规格产品价格较 3 月下旬下跌 5%,至 10.5 元 / 米,但低价并未有效刺激成交,贸易商与终端客户普遍采取 “低库存策略”,观望情绪浓厚。

(二)行业竞争与转型压力

为消化库存,坯布企业之间价格竞争激烈,部分企业甚至以 “零利润” 接单。与此同时,部分企业开始转向功能性面料(如抗菌、吸湿速干等)研发,试图通过产品差异化突破市场困局,但短期难以扭转整体疲软态势。

四、市场联动与未来展望

从产业链传导看,棉花期现价格分化反映市场对成本支撑与需求疲软的博弈,而棉纱与坯布的 “量价齐跌” 则直接体现终端消费乏力。预计短期内,若棉花期货未能企稳反弹,棉纱与坯布市场或进一步承压。建议企业密切关注郑棉仓单变化(当前仓单量 10080 张,较前一日减少 29 张,交割意愿降低)及下游服装出口数据,灵活调整原料采购与成品库存策略,同时加快产品结构升级,以应对长期市场调整。

数据来源:中国棉花信息网、上海国际棉花交易中心、华融融达期货。


分享至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