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布进口大涨240.2%、出口下滑14.21%,背后有何玄机?

酒店布草网企业服务
发布时间:2023-07-07 18:04:26 浏览次数:715

2023年,纺织服装等终端出口大幅下降的前提下,棉布进口量却爆发式增长,一些机构、企业大呼看不懂,也出乎预料。

据海关统计数据,5月我国棉布进口量3585.01万米,同比增237.84%,环比增88.72%,进口金额3703.18万美元,同比增长2.02%,环比增10.65%,连续10个月同比增长,2023年1-5月中国棉布累计进口量为1.3885亿米,同比增幅达到163.21%。而与之形成强烈对比的是,出口棉布5.16亿米,环比下降2.39%,同比下降14.21%;净出口量为4.80亿米,环比下降5.77%,同比下降18.73%。


另据报道,2023年1-5月棉花棉纱进口大幅下挫(降幅分别为50.9%、13.6%)。5月,中国纺织服装出口253.2亿美元,下降13.1%,环比下降1.3%。其中纺织品出口120.2亿美元,下降14.2%,环比下降5.6%;服装出口133亿美元,下降12.2%,环比增长3%。

为何2023年以来棉布进口与纺织服装出口走势明显的背离行情呢?


禁令限制!

棉布“回流”国内,再以成衣方式出口



从棉布端来看,业内分析主要受如下几个因素的有效推动:

一是受美国、欧盟等新疆棉进口禁令升级的限制,一些国内纺服企业将溯源订单转给越南、泰国、印尼、巴基斯坦等国棉纺织企业代加工(或为其分公司),而考虑到东南亚/南亚各国印染能力/水平较差及服装设计、加工不足(担心达不到客户要求),因此棉布仍需“回流”国内,再以成衣方式出口。

二是虽然2020年以来大量欧美日韩等各国订单“东南飞”,但东南亚/南亚各国印染设备、技术水平等偏低,尤其出口欧美等国高档高附加值订单(以前主要靠直接进口中国产棉布、面料、服装),只能委托中国染厂等为其棉布做代加工(孟加拉、巴基斯坦等国以服装加工业为主导)。

三是近几年包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柬埔寨等亚洲国家及部分非洲纺织业发展迅速,但均为非棉花主产国,因此大多“重织轻纺”,印染企业更寥寥可数,配套设施的严重不足,很多企业难以单独完成服装订单,棉布出口价格较国产棉布也有些优势。

四是2023年以来新增出口订单景气度偏低,以短单、小单、散单为主,中长线大单明显不足,考虑到普遍具有交货期紧、品质指标要求不高且利润率略差的特点,面料、服装、外贸公司倾向于直接采购棉布染色,既缩短履约周期,又规避欧美客户溯源问题。

另一方面,纺织服装订单正在逐步流向东南亚国家,越南、孟加拉国的出口势头强劲。其中很多来自中国企业的主动转移,主要出于关税、环保政策、产业转型升级、劳动力成本等多方考量。


分享至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