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纺织行业的风向标,印染厂具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整个产业链最后一道出货关口,能够直接反映当前的纺织行情。
近日,盛泽一家印染厂的车间呈现一幅忙碌有序的景象,大小筒车装满了染完的成品面料。这一景象不仅体现了印染厂的繁忙,更向外界传递了纺织行情的积极信号:即使在淡季,市场仍然热络。
根据数据监测,目前盛泽地区印染厂的开机率约为67.1%,跟上周基本持平。虽然整体开机率不高,但某些差异化品类车间仍然非常繁忙。
此外我们也看到,现阶段的订单有很多都是秋冬的服装用的,很多都是贸易企业或者面料现货超市提前备货。
但是一来,他们提前备货很多是因为淡季的面料价格便宜,一旦他们觉得价格贵了可能就不会囤了;二来他们备货的数量也是有限的,而且是在提前透支下半年的行情。
事实是,在如今内外贸都缺乏亮点的情况下,市场对纺织品并没有那么大的需求,产能却在一停不停地扩张,产能过剩已经成了既定事实。
当然,产能过剩不是现在才有的,过去几年淡季的时候,纺织企业往往会采取减产的方式来控制库存。
不过今年的情况可能和前几年有些不同。
第一,布老板在过去几年吃够了高库存的苦,在日常的生产经营中就会有意识地控制库存,对今年的行情也有心理预期,有了预期管理,就很难出现因为库存过高而猝不及防的情况。
第二,以前长三角这边是织造产能聚集地,这边的企业只要集中减产,控制库存的效果立竿见影。但是如今外围的纺织产能起来了,从数量上看已经远超长三角,哪怕长三角这边的织造企业减产了,但只要外围产能不跟着减产,最后体现在总体库存上的影响终究有限。
总的来说,库存依旧是淡季纺企最需要关心的事情之一,减产的情况依旧可能在未来几个月内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