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不堪言!原料涨价、终端压价!订单不见多,纺织外贸人的生意还要不要做了?

发布时间:2023-06-07 08:16:36 浏览次数:1044
5月以来,国内消费市场加速复苏。相比餐饮、旅游市场的火热,纺织市场仍然略显冷清。“近期的市场行情有些平淡。”某染织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孟令涛向记者表示。


这并非个例。“纺织市场需求复苏情况不明显。”这是不少面料企业负责人近期的共同感受。


“与去年相比,今年市场的销售情况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变化。”孟令涛透露,虽然今年公司的销售同比有所增长,但比年初预计的情况有所出入。“我们之前预测,今年上半年公司产品的销量应该会增长25%-30%,但从目前的订单来看,达成这个目标还是有些吃力的。”


浙江一家面料企业的业务经理,也有着类似的感触。“业绩没有达到预期,今年市场有一定复苏,但对面料市场来说,积极的影响因素还没有显露出来。”


主攻外贸市场的面料企业同样也不好过。


绍兴某纺织品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涤塔夫、春亚纺等涤纶类面料产品。“我们的客户大部分是国外的服装品牌。今年,他们的销售情况整体不好,导致我们的订单也跟着有所减少。如果现有订单完成交付后,没有更多的新订单加入,公司可能会选择降低开机率。”该公司销售负责人表示,“这两天,又有国外的客户来谈价格了。以前只要面料质量有保证,价格稍微高点并不是问题,但现在不行了。目前,企业订单以短单为主,利润与往年相比有所下滑。”


最新一期“中国·柯桥纺织指数”显示,外贸价格指数呈现环比下跌走势。其中,化纤长丝面料类外贸价格指数收于154.49点,环比下跌2.07%;刺绣品类外贸价格指数收于177.82点,环比下跌27.08%;浸、涂、包覆纺织物类外贸价格指数收于99.45点,环比下跌0.55%;针织钩编物类外贸价格指数收于167.09点,环比下跌29.78%。


近期纺织市场淡季迹象凸显,市场交易气氛转弱,订单仍然处于疲软状态,前期订单已经陆续交付,后续订单暂时未有明显提升迹象,面料市场信心依旧缺乏。


生意社监测显示,目前纺织行业内销市场温和转淡,外贸订单未见起色,江浙地区综合开机率不足57%。“订单不足、价低利薄”成为近期面料市场行情的显著特点。


从棉纱市场看,随着行业传统旺季结束,5月份棉纱成交整体放缓。除精梳紧密纺60S等个别品种,棉纱价格涨幅有限,坯布价格未能跟涨,常规纱布开始缓慢累库,棉花涨价向下传导一定程度上受阻,棉纺企业利润被压缩至盈亏平衡点。


江苏徐州、盐城等地纺企表示,5月中下旬以来,除少量高支纱排单至6月下旬外,其它各规格棉纱订单普遍走弱;当前江苏、浙江、广东等地棉纱贸易商库存普遍较高,短期补库意愿不高,且有可能抛货,这对纺企而言是“雪上加霜”。因此,纺企刚刚试探性报涨出厂价,又不得不紧急叫停,终端布厂、贸易商压价压款采购的概率上升。


另一方面,进入5月份,下游服装企业进入年中备货期,相关订单陆续下达,此类订单一般对交期都有明显要求。因此,部分纺织企业接连开启赶工模式。


总体来说,局部织造厂商坯布库存压力减轻,工厂负荷开机率在电商节刺激下保持稳定。但随着进入六月,行情或有走淡的趋势,且考虑到高温季节愈发接近,纺织市场淡季明显,短期内织造行业偏空预期增高。


分享至
温馨提示 ×
商品已成功加入购物车!
购物车共 0 件商品
去购物车结算
微信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链接 ×
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