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酒店行业整体呈现加速回暖趋势;下半年疫情反复,自8月5日实施“跨省团队游熔断机制”政策,全国范围内人流量减少,酒店经营数据普遍下降。
2022年已经过半,上半年酒店生意整体萧条,不少投资人忧心忡忡:下半年,酒店生意是否能出现转机?
上半年酒店行业备受压抑,业绩惨淡
从各大官方渠道发布的旅游人次、收入的数据统计报告上看,2022年上半年的市场情况,并未达到大多数酒店投资人的期待。
1-3月,国内开启新一波疫情严峻防控,各地散发疫情时有发生,广大民众的出行意愿、信心都较低,酒店行业收益普遍不佳。
据信达证券数据,2022年第1季度全国酒店平均入住率43.13%,单日房价392元,同比去年分别下降4.5%、0.03%。
元旦假期,国内出行52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5.09亿元,同比去年分别下降5.3%、6.6%。
春节假期,国内出行2.51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891.98亿元,同比去年分别下降2%、3.9%。
4~5月,华南、华东地区疫情防控局势紧张,人们以本地、周边游为主,民宿、露营热度升高,但酒店生意整体依然呈现出颓势。
清明假期,国内出行7541.9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7.8亿元,同比去年分别下降26.2%、30.9%。酒店顾客中,本地客人占比超2/3。
5月,多地出现疫情,虽然不少省份陆续推出纾困扶持政策并恢复跨省团队游,但民众出行意愿和信心仍然不足。
据信达证券数据,5月中国大陆酒店出租率仅47.2%,低于前两年的同期水平。
五一黄金周,国内出行1.6亿人次,实现旅游收入646.8亿元,同比去年分别下降30.2%、42.9%,达到疫情前2019年水平的66.8%、44%。
6月,国内经济受疫情影响最严重的城市上海解封,全市高星酒店预订量环比上月增长超过50%。
端午假期,国内出行796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8.2亿元,同比去年分别下降10.7%、12.2%,达到疫情前2019年水平的86.8%、65.6%。
总体看来,从元旦、春节、清明、五一到端午,旅游行业的数据虽然同比去年下降,但整体还是呈现出回暖迹象。
因此,得益于旅游行业的复苏,下半年酒店行业的经营情况也有望迎来提升。
行程码“摘星”+暑期,利好酒店复苏
6月底,防疫政策松绑,行程卡“摘星”,赶上暑期旅游热度,几大主流OTA平台机票、酒店搜索/预定量暴涨,不少酒店人重燃信心。
1.疫情防控政策更新助力酒店行业复苏
各省市根据疫情变化,先后恢复出行政策和调整核酸政策,助推跨市游、跨省游更加便捷。
国家各部门及各省市政府继续推出纾困扶持政策为酒旅企业缓解经营压力,甚至纷纷推出数字消费券,适用范围涵盖文旅、酒店、景区、餐饮等行业,以促活市场。
这些都使人们压抑已久的出游热情得到释放,有利于酒店市场迅速复苏。
中国民航大学航空运输经济研究所所长李晓津表示:新政策缩短相关旅客隔离时间,可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出行阻碍,将极大提升百姓的出行积极性,满足其商务、探亲和旅游需求。
北京联合大学在线旅游研究中心主任杨彦锋称:新方案的隔离时间设置得更加精准、科学,对老百姓的生活消费及经济等扰动影响相对更小。
2.避暑游、亲子游、毕业游助推酒店生意迎来转机
暑假期间,出游客群多元化,涉及毕业旅行、避暑旅行、亲子同游、研学夏令营等多个领域,预计会带动酒店市场的新一波上升行情。
数据显示,6月底多平台旅游产品搜索量暴增,尤其是暑期跨省游预定量呈现明显涨势。
截至6月28日,携程平台上预订7月1日至8月31日的暑期跨省游订单环比上月增长近200%;6月29日“摘星”消息发布后,多个热门旅行目的地的搜索量增长超300%。
去哪儿大数据研究院院长兰翔分析:随着高考结束和各地陆续公布中小学暑假时间,航旅市场也迎来暑期出行预订高潮。
各大品牌门店为备战暑期,也纷纷推出各种个性化产品,如为抓住暑期本地家长们对“寄存式溜娃”服务的市场需求,推出“住+玩”的夏令营产品和“住+学”的儿童高尔夫、冰壶、骑马、烹饪、手工、烘焙、购物、认知植物、亲子瑜伽等针对暑期的“托管体验课程”产品、与旅行社、学校合作推出“住+游”或“研学旅途”等针对性酒旅产品等。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在商旅市场不稳定的情况下,抓住暑期的机遇,推动酒店生意回暖。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大酒店加速抢夺暑期客源,是疫情变化后市场的一种调节,但是具体的效果能否达到预期,还是要看各酒店的“招数”能否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需要注意的是,面对暑假可能增长的客流,酒店在做好游客服务工作的过程中,也要严格遵循国家最新防疫政策,保障顾客的出行健康、安全、舒适。
关于酒店行业后续发展,投资人怎么看?
据次方点评了解,针对目前的酒店市场情况,业内投资人主要分为两种态度。
1.疫情影响不大,暑期机遇佳
一部分投资人认为:疫情已经度过最艰难的时期,尽管疫情期间居民出游频次受到压抑,但对于都市居民来说,旅游的需求一直存在,甚至比以往更强烈。
这种心理从今年春季野餐、露营等近距离出行模式的火热上,可以得到体现。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抓住机遇,一定可以让酒店生意得到提升。
滨州投资人王先生称:“疫情防控政策刚刚松绑,目前我的2家酒店生意还没显示出明显的增长趋势。由于滨州并非旅游城市,所以暑期旅游热对我的酒店生意影响不大;新一波疫情病例主要集中在安徽、江苏两省,滨州在鲁北地区,相距较远,目前看来受此次疫情波动的影响不大。”
广东投资人刘先生表示:“总体来说,我投资的酒店生意一直还不错,当然,跟疫情前是不能相提并论的。有家酒店在惠州南湖边,是疫情后才开的,现在RevPAR只有200多,出租率八九成,利润不高;暑假来临,生意肯定会好很多,我们期待可以抓住机会,做到满房。”
2.疫情仍是酒店营收“拦路虎”
另一部分投资人经过近2年多疫情的多次反复,目前还是对下半年的酒店市场和消费者的消费信心缺乏信任。
投资人杨先生告诉记者:“行程码‘摘星’,对附近没爆发疫情的地区当然是个好消息。但我的酒店主要在苏南地区,上海解封,无锡市场刚刚恢复正常,但6月26日以来江浙皖三省又陆续爆发疫情,这简直太糟糕了——这两天酒店入住率明显下降,希望此次疫情不要扩散,如果控制不好,这个暑假又泡汤了。”
他认为:“‘摘星’虽然减少了人们的出行担忧,对酒店生意复苏有利,但并不能解决疫情的本质。希望疫情真的能被快速控制,因为它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太大了,疫情一有风吹草动,大家就都不敢出行了。”
深圳投资人张先生表示:从6月中旬开始,酒店生意就开始受到深圳附近疫情影响。对于暑期和下半年的酒店市场走向,暂时不好预估。
总体看来,虽然许多专家预测暑期旅游市场可能会迎来小高峰,今年下半年的酒店市场将大概率有序回暖,但经历了多次“震荡”的酒店投资人似乎更加谨慎,不会对市场盲目乐观。
整体而言,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趋于稳定,整体出行数据会逐渐向好,表现出更强的弹性。
因此,对于酒店投资人而言,更应该抓住此波行情,做好产品、做好服务,推动酒店业绩提升。